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专栏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学习汇编 |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

信息来源:共产党员网 时间:2025-04-17
字体:[ ] [打印]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对社会工作领域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,作出“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”等一系列部署,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。

  当前,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,社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,特别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和农村地区“空心化”等,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问题;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更高,思想认识、价值取向、道德观念日益多元,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;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,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课题;互联网和新技术普及应用,社会交往方式、行为方式、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,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。所有这些,都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破解,其中首要的是从健全体制机制上着力。

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。党的二十大强调,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。谋划和推进社会工作,首要的一条就是发挥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上作出安排,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到社会工作各领域,把党的理论优势、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、制度优势、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。

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。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对于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,必须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,从根本上为社会发展进步夯实基础。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,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
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增强社会工作整体效能的重要支撑。社会工作是系统工程,需要各级各方共同参与、合力推动。只有不断健全制度机制,才能明晰各方权责关系,实现资源整合、力量融合。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,建立起上下贯通、统一归口、责任明晰、有机衔接的领导体制、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,推动各级各方增进协同配合,促进社会工作高效统筹协调。

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内在需要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,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,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。推动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,做好各类群体凝聚服务,对于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。这就要求我们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加强对各类组织、各类群体的引领服务,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,让全体人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,汇聚起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。

附件: